根據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龐世乾 通訊員劉琦報道:3月,隨著最后一期培訓結束,勝利油田油氣井下作業中心純梁作業區的80余名司鉆全部掌握操作自動化作業設備技能。硬件設施的到位運行和操作人員的技能達標,標志著國內首個成規模作業自動化示范區在勝利油田建成。
修井作業作為油田生產鏈條中的重要一環,是原油高效開發的有力支撐,一年作業一萬多井次。過去,修井作業采用“四人一機”的作業模式,1名司鉆負責修井機的操作,2名工人站在井口進行吊卡摘掛、油管扶正、液壓鉗操作等,還有1名工人負責場地工作。
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依靠人工完成,又臟又累,是石油行業井下作業場景的真實寫照。站在井口的作業工人抬著40多公斤重的吊卡卡住油管,每口井要重復彎腰400多次,一根重達100公斤重的油管也需要人工搬到半米高的支架上。油氣井下作業中心物資裝備部高級主管王賀說:“傳統的作業模式是一種高強度重復的機械勞動?!?/p>
2021年,集團公司和勝利油田相繼推進井下作業自動化裝備配套三年規劃及2021年實施計劃。同年3月和5月,第一臺大修和小修自動化設備相繼投入使用?!熬跊]人,才是本質安全?!蓖踬R說。
自此,一場作業動力變革拉開大幕——車載自動化設備省掉了固定式井架搬運車輛,解放了井架安裝工人;井口沒有了作業工人,全部操作只要司鉆一人一鍵完成;一臺動力設備的標配人員從14人降至9人,工人倒班休息時間從12小時增至48小時;實現24小時連續作業,人均勞動效率大幅提高。過去,晴天一身油、雨天一身泥,冬天寒風刺骨、夏日酷暑難耐?,F在,司鉆坐在冬暖夏涼的操作房內,工衣干凈整潔,輕按鍵盤就可以完成施工。
自動化帶來生產組織運行模式的變革,內部分工更加專業化。傳統的作業區、作業隊、班組縱向模式變為作業區下的作業、搬遷準備、設備維保三個并行項目部。
“自動化應用以來,人均勞動生產率提升29%,打造了修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?!奔兞鹤鳂I區經理王洪林介紹。